1 這 麥 基 洗 德 、 就 是 撒 冷 王 、 又 是 至 高   神 的 祭 司 、 本 是 長 遠 為 祭 司 的 . 他 當 亞 伯 拉 罕 殺 敗 諸 王 回 來 的 時 候 、 就 迎 接 他 、 給 他 祝 福 。

2 亞 伯 拉 罕 也 將 自 己 所 得 來 的 、 取 十 分 之 一 給 他 . 他 頭 一 個 名 繙 出 來 、 就 是 仁 義 王 、 他 又 名 撒 冷 王 、 就 是 平 安 王 的 意 思 .

3 他 無 父 、 無 母 、 無 族 譜 、 無 生 之 始 、 無 命 之 終 、 乃 是 與   神 的 兒 子 相 似 。

4 你 們 想 一 想 、 先 祖 亞 伯 拉 罕 、 將 自 己 所 擄 來 上 等 之 物 取 十 分 之 一 給 他 、 這 人 是 何 等 尊 貴 呢 。

5 那 得 祭 司 職 任 的 利 未 子 孫 、 領 命 照 例 向 百 姓 取 十 分 之 一 、 這 百 姓 是 自 己 的 弟 兄 、 雖 是 從 亞 伯 拉 罕 身 中 生 的 、 〔 身 原 文 作 腰 〕 還 是 照 例 取 十 分 之 一 .

6 獨 有 麥 基 洗 德 、 不 與 他 們 同 譜 、 倒 收 納 亞 伯 拉 罕 的 十 分 之 一 、 為 那 蒙 應 許 的 亞 伯 拉 罕 祝 福 。

7 從 來 位 分 大 的 給 位 分 小 的 祝 福 、 這 是 駁 不 倒 的 理 。

8 在 這 裡 收 十 分 之 一 的 都 是 必 死 的 人 . 但 在 那 裡 收 十 分 之 一 的 、 有 為 他 作 見 證 的 說 、 他 是 活 的 。

9 並 且 可 說 、 那 受 十 分 之 一 的 利 未 、 也 是 藉 著 亞 伯 拉 罕 納 了 十 分 之 一 .

10 因 為 麥 基 洗 德 迎 接 亞 伯 拉 罕 的 時 候 、 利 未 已 經 在 他 先 祖 的 身 中 。 〔 身 原 文 作 腰 〕

11 從 前 百 姓 在 利 未 人 祭 司 職 任 以 下 受 律 法 、 倘 若 藉 這 職 任 能 得 完 全 、 又 何 用 另 外 興 起 一 位 祭 司 、 照 麥 基 洗 德 的 等 次 、 不 照 亞 倫 的 等 次 呢 。

12 祭 司 的 職 任 既 已 更 改 、 律 法 也 必 須 更 改 。

13 因 為 這 話 所 指 的 人 、 本 屬 別 的 支 派 、 那 支 派 裡 從 來 沒 有 一 人 伺 候 祭 壇 。

14 我 們 的 主 分 明 是 從 猶 大 出 來 的 . 但 這 支 派 、 摩 西 並 沒 有 題 到 祭 司 。

15 倘 若 照 麥 基 洗 德 的 樣 式 、 另 外 興 起 一 位 祭 司 來 、 我 的 話 更 是 顯 而 易 見 的 了 .

16 他 成 為 祭 司 、 並 不 是 照 屬 肉 體 的 條 例 、 乃 是 照 無 窮 之 生 命 的 大 能 . 〔 無 窮 原 文 作 不 能 毀 壞 〕

17 因 為 有 給 他 作 見 證 的 說 、 『 你 是 照 著 麥 基 洗 德 的 等 次 永 遠 為 祭 司 。 』

18 先 前 的 條 例 、 因 軟 弱 無 益 、 所 以 廢 掉 了 .

19 ( 律 法 原 來 一 無 所 成 ) 就 引 進 了 更 美 的 指 望 、 靠 這 指 望 我 們 便 可 以 進 到   神 面 前 。

20 再 者 、 耶 穌 為 祭 司 、 並 不 是 不 起 誓 立 的 。

21 至 於 那 些 祭 司 、 原 不 是 起 誓 立 的 、 只 有 耶 穌 是 起 誓 立 的 . 因 為 那 立 他 的 對 他 說 、 『 主 起 了 誓 決 不 後 悔 、 你 是 永 遠 為 祭 司 。 』

22 既 是 起 誓 立 的 、 耶 穌 就 作 了 更 美 之 約 的 中 保 。

23 那 些 成 為 祭 司 的 、 數 目 本 來 多 、 是 因 為 有 死 阻 隔 不 能 長 久 .

24 這 位 既 是 永 遠 常 存 的 、 他 祭 司 的 職 任 、 就 長 久 不 更 換 。

25 凡 靠 著 他 進 到   神 面 前 的 人 、 他 都 能 拯 救 到 底 . 因 為 他 是 長 遠 活 著 、 替 他 們 祈 求 。

26 像 這 樣 聖 潔 、 無 邪 惡 、 無 玷 污 、 遠 離 罪 人 、 高 過 諸 天 的 大 祭 司 、 原 是 與 我 們 合 宜 的 。

27 他 不 像 那 些 大 祭 司 、 每 日 必 須 先 為 自 己 的 罪 、 後 為 百 姓 的 罪 獻 祭 、 因 為 他 只 一 次 將 自 己 獻 上 、 就 把 這 事 成 全 了 。

28 律 法 本 是 立 軟 弱 的 人 為 大 祭 司 . 但 在 律 法 以 後 起 誓 的 話 、 是 立 兒 子 為 大 祭 司 、 乃 是 成 全 到 永 遠 的 。

1 Poiché questo Melchisedec, re di Salem, sacerdote dell’Iddio altissimo, che andò incontro ad Abramo quand’egli tornava dalla sconfitta dei re e lo benedisse,

2 a cui Abramo diede anche la decima d’ogni cosa, il quale in prima, secondo la interpretazione del suo nome, è Re di giustizia, e poi anche Re di Salem, vale a dire Re di pace,

3 senza padre, senza madre, senza genealogia, senza principio di giorni né fin di vita, ma rassomigliato al igliuol di Dio, questo Melchisedec rimane sacerdote in perpetuo.

4 Or considerate quanto grande fosse colui al quale Abramo, il patriarca, dette la decima del meglio della preda.

5 Or quelli d’infra i figliuoli di Levi che ricevono il sacerdozio, hanno bensì ordine, secondo la legge, di prender le decime dal popolo, cioè dai loro fratelli, benché questi siano usciti dai lombi d’Abramo;

6 quello, invece, che non è della loro stirpe, prese la decima da Abramo e benedisse colui che avea le promesse!

7 Ora, senza contraddizione, l’inferiore è benedetto dal superiore;

8 e poi, qui, quelli che prendon le decime son degli uomini mortali; ma là le prende uno di cui si attesta che vive.

9 E, per così dire, nella persona d’Abramo, Levi stesso, che prende le decime, fu sottoposto alla decima;

10 perch’egli era ancora ne’ lombi di suo padre, quando Melchisedec incontrò Abramo.

11 Ora, se la perfezione fosse stata possibile per mezzo del sacerdozio levitico (perché su quello è basata la legge data al popolo), che bisogno c’era ancora che sorgesse un altro sacerdote secondo l’ordine di Melchisedec e non scelto secondo l’ordine d’Aronne?

12 Poiché, mutato il sacerdozio, avviene per necessità anche un mutamento di legge.

13 Difatti, colui a proposito del quale queste parole son dette, ha appartenuto a un’altra tribù, della quale nessuno s’è accostato all’altare;

14 perché è ben noto che il nostro Signore è sorto dalla tribù di Giuda, circa la quale Mosè non disse nulla che concernesse il sacerdozio.

15 E la cosa è ancora vie più evidente se sorge, a somiglianza di Melchisedec,

16 un altro sacerdote che è stato fatto tale non a tenore di una legge dalle prescrizioni carnali, ma in virtù della potenza di una vita indissolubile;

17 poiché gli è resa questa testimonianza: Tu sei sacerdote in eterno secondo l’ordine di Melchisedec.

18 Giacché qui v’è bensì l’abrogazione del comandamento precedente a motivo della sua debolezza e inutilità

19 (poiché la legge non ha condotto nulla a compimento); ma v’è altresì l’introduzione d’una migliore speranza, mediante la quale ci accostiamo a Dio.

20 E in quanto ciò non è avvenuto senza giuramento (poiché quelli sono stati fatti sacerdoti senza giuramento,

21 ma egli lo è con giuramento, per opera di Colui che ha detto: Il Signore l’ha giurato e non si pentirà: tu sei sacerdote in eterno),

22 è di tanto più eccellente del primo il patto del quale Gesù è divenuto garante.

23 Inoltre, quelli sono stati fatti sacerdoti in gran numero, perché per la morte erano impediti di durare;

24 ma questi, perché dimora in eterno, ha un sacerdozio che non si trasmette;

25 ond’è che può anche salvar appieno quelli che per mezzo di lui si accostano a Dio, vivendo egli sempre per intercedere per loro.

26 E infatti a noi conveniva un sacerdote come quello, santo, innocente, immacolato, separato dai peccatori ed elevato al disopra de’ cieli;

27 il quale non ha ogni giorno bisogno, come gli altri sommi sacerdoti, d’offrir de’ sacrifici prima per i propri peccati e poi per quelli del popolo; perché questo egli ha fatto una volta per sempre, quando ha offerto se stesso.

28 La legge infatti costituisce sommi sacerdoti uomini soggetti a infermità; ma la parola del giuramento fatto dopo la legge costituisce il Figliuolo, che è stato reso perfetto per sempre.